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261.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岛崂山海岸带野生木本果树的种类、分布状况、用途及开花结果日期,为变野生为家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2.
用树木物候期做玉米播种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呼和浩特1971—2007年气象资料与1988—2007年物候资料,分析了玉米适宜播种期与春季树木物候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春季树木物候期与气温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用冬春季气温预报春季树木物候期,再由树木物候期确定玉米适播期,或用树木已出现的物候期预测下一个物候期,从而预报玉米适播期等方法均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63.
华雯丽  张芳华 《气象》2023,49(12):1553-1560
2023年9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为极涡呈单极型偏向东半球,强度与常年相当,贝加尔湖以西的欧亚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较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明显偏西偏强;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受平直西风环流影响,而南方大部则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8.2℃,较常年同期(16.9℃)偏高1.3℃,江南、华南等地出现高温天气;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9.1 mm,较常年同期(65.3 mm)偏多5.8%。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2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少;另有台风苏拉和海葵登陆我国,接连影响华南导致极端强降水,登陆个数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共出现6次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及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江苏宿迁、盐城遭受多个强龙卷风袭击。  相似文献   
264.
均匀性检验是环境标准样品研制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均匀性检验过程中,数据漂移对环境标准样品均匀性判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实例,从实验方案和数理统计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随机分析法、随机区组法、内插校正法、趋势分析校正法等均匀性检验实验方案及数据漂移校正方法。提出采用t检验法判断数据漂移的显著性,在数据漂移趋势不显著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分析法进行标准样品的均匀性检验。在数据漂移显著的情况下,宜采用内插校正法或趋势分析校正法对均匀性数据进行漂移校正。以某土壤中Ni元素均匀性检验为例,经采用内插校正法和趋势分析校正法校正漂移数据后,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由3.0%分别下降为1.4%和1.2%,直线模型斜率的绝对值由0.2003 mg/kg分别下降为0.02870mg/kg和4.709×10~(-5)mg/kg。土壤中Ni、Cu、Co、Tl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瓶间均匀性不确定度分量(u_(bb))与随机分析法相比,下降最高达78%。在长时间分析测试过程中数据漂移校正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宜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标准样品的均匀性检验。  相似文献   
265.
Six plains cottonwoods along the axis of a meander were excavated to determine if dendrochronology could identify the year and location of germination and date past overbank sedimentation events. Samples from all excavated trees showed clear anatomic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burial, including increased vessel size, decreased definition of annual ring boundaries, and decreased ring widths. Some of these burial signatures were created by deposition of only a few centimeters of sediment, and most burial events were detected by multiple samples from the same tree. Four of the trees germinated at or near the upper surfaces of bar deposits, while two germinated within thin overbank deposits draped over bar deposits, indicating that germinat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bars. Dates and inferred thicknesses of overbank sedimentation ev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repeated topographic surveys and data obtained from cesium-137 (137Cs) analyses. However, the record of overbank sediment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trees does not entirely reflect the history of past peak discharges documented by stream gaging, largely because individual trees are progressively less likely to be flooded through time as the river migrates farther away. Germination dates and locations closely track past positions of the river channel. Germination elevations and the elevations of the tops of point bars appear to be decreasing with time as the bend migrates, implying vertical incision by Powder River at a rate of 7.1 ± 4.3 mm/yr. The rate of floodplain growth determined by elevation changes decreases progressively through time, ultimately reaching an apparent plateau after 0.8–1.3 m of vertical accretion. While similar patterns of vertical accretion have previously been interpreted as resulting from decreasing flood probability with increasing floodplain elevation, distance from the channel is also a first-order control on vertical floodplain growth. © 201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66.
从环流形势、弱冷空气影响、大气稳定度、水汽收支等方面分析了2017年6月上旬江苏南部的一次极端暴雨过程,并与该区域同期其他暴雨事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暴雨区位于加强的200 hPa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偏强的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气流与东北冷涡西南侧的西北气流交汇及850 hPa异常的风场切变是造成本次强降水过程的重要条件,中层弱的干冷空气入侵对降水有增幅作用,32.5°N附近江苏西部冷平流和冷锋锋生强度明显强于东部,造成江苏南部西侧降水强于东侧。暴雨区存在明显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水汽水平辐合强度、垂直输送强度、总的水汽辐合强度和垂直上升运动及潜热加热强度为其他年份同期暴雨过程的3倍,极端性明显。此外,本次过程中气旋的移动路径易导致江苏南部地区出现强降水。  相似文献   
267.
利用风廓线雷达、地基GPS水汽、微波辐射计、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云图、闪电定位仪、地面加密自动站等多源观测资料,对“16〖DK〗·7”石家庄特大暴雨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GPS水汽总量和微波辐射计水汽总量的高值阶段对应强降水阶段,水汽总量与降水强度成正相关。降水开始前水汽总量明显上升,突升到高值时间比降水开始时间提前5 h,水汽总量突增对降水开始时间有提示作用。②低层偏东风的厚度和强度与强降水呈正相关,低层风向转西北风预示强降水结束。低空急流出现时间比降水开始时间提前5 h,低空急流消散时间比降水结束时间偏早3 h,超过20 m〖DK〗·s-1的东风急流对强降水有一定指示作用。强降雨对应低空急流最低高度的下降和低层最大风速的增加,也就是对应低空急流指数和0~3 km垂直风切变的峰值区。③此过程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仅在19日伴有弱闪电和雷暴出现。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表现为大范围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降水回波,回波质心低,列车效应明显,属于热带降水类型。〖JP2〗云顶亮温最低值-55 ℃,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最大值分别为55 dBz、15 kg〖DK〗·m-2和11 km,与降水量有明显相关;低层径向速度场对应明显的速度大值区或速度模糊。〖JP〗  相似文献   
268.
武威  顾佳佳 《气象科学》2021,41(1):108-1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 ERA-Interim 0.125°×0.125°分析资料、FY-2G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7年8月18-19日漯河极端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及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在200 hPa高空分流区、500 hPa高空槽以及副热带高压、低层急流切变、地面低压倒槽等天气尺度系统合理配置及其相互作用下发生。(2)探空显示漯河上空具有较高的对流潜势,有利于中尺度雨团初生和发展。低层饱和、厚暖云层、弱风切变有利于暴雨云团产生,高CAPE值、高比湿和高降水效率是极端雨团的重要原因。(3)中尺度对流云团一个随槽前西南气流东移北上,一个随低层切变线南压,相向合并发展为MβCS,有利于暴雨云团增强。不同于以往本地区的云团"同向合并",持续的列车效应以及低质心高效率的中尺度对流单体后向传播导致强回波长时间维持,极端降水发展。(4)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强辐合中心对强降水起到动力触发作用,有利于对流发展。冷池出流与交汇北上的东南风和偏东风相互作用,导致水平温度梯度增大形成和冷池前侧锋生加强,一方面致使雨团组织化发展和单体后向传播,另一方面也在降水区下游触发新生雨团,冷池持续增强。(5)本次过程整层风场较弱,且低层气流传播速度大于引导气流速度,平移与传播方向的反向夹角大,导致两者矢量和大幅度偏离了引导气流方向,同时产生的减速效应导致暴雨中尺度系统移动缓慢,导致极端降水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